拜“財神爺”不如買“財神廟”股票

 日前,陝西一座財神廟欲借殼上市引起熱議財神廟台中財神廟台中。據悉,這座財神廟由曲江文旅集團投巨資興建而成,供奉了號稱華夏正財神收驚的趙公明等五路財神。財神廟表示,“並不是名字叫廟,就一定是廟,我這家財神廟不是廟,而是景區”收驚。

  上市這事兒,的確門檻不低,但卻不必存有門戶之見。只要人家“財神廟”的財務指標夠得著上市的門檻,其實沒有理由拒不接受,假如連“財神爺”都不得不牆內開花牆外香的跑到納斯達克去上市,豈不既得罪“財神”,更自斷“財路”?

  不僅如此,盡管“財神廟”上市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多少顯得另類,甚至引發對傳統習俗也登錄資本市場是否合宜的擔憂收驚方法與質疑。不過,傳統習俗的 維系與發展,其實同樣不能是“無米之炊”。對於“財神廟”而言,假如“財神廟”連自己都財源不保,“財神爺”都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兒,自身尚且難保, 對於信眾們的財源廣進的祈願,恐怕還真是無暇顧及。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財神廟”自己不愁財源了,“財神爺”也衣食無憂了,“財神”二字才算是名副其 實。而“財神廟”上市,似乎也可印證“財神爺”的法力無邊,財神廟的香火想必會更旺,各路“財神爺”也當受到更多的膜拜。財神廟上市似乎更不失為多贏之 策。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財神廟”上市,就連相關也多少有些隱諱。不僅將以借殼方式曲線上市,甚至表示“財神廟非廟,而是景區”。既然如此,作為景區的投資方和經營者,財神廟上市似乎更是無可非議。

  然而,即便將景區上市是否就天經地義撇開不論,“財神廟”居然成了景區資產,與其說是為其上市正名,毋寧說恰恰暴露出更多的問題。無論如何,作為傳統 習俗載體的財神廟,其實台中南天宮更多承載著信仰,說白了是精神層面的載體。那麼,這些東西是不是適合被當作景區經營?又是否適宜資本化?恐怕本身更需要 被質疑。不僅如此,無論上市也好,不上市也罷,作為景區資產的財神廟,其實都必需為經營者貢獻利潤,如果要上市,更要為投資者描繪出財神廟的盈利前景,那 麼,財神廟的商業模式究竟如何?盈利前景又來自何方?恐怕不能只是取悅投資者,也不妨讓信眾們開開眼。這邊廂瞄著信眾的口袋,那邊廂還能花上股民的錢,辦 個“財神廟”還真不失為一本萬利的買賣。

  只不過,當“財神廟”成為一樁生收驚方法意,“財神爺”都進股市圈錢了,拜財神爺的傳統習俗台中南天宮,看來還真不如當財神廟股東來得靠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時尚瘦身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